2024年6月18日至21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科技特派队一行9人,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加快推进生态草原建设科技高地包片蹲点工作,与地方科技力量联合开展“三化”草地(退化、沙化与盐渍化)专项研究。
科技特派队对建设示范区开展调研。通过无人机航拍,分析“三化”草地的植被与土壤状况,摸清生态本底情况。在典型样地设置100m×100m样方,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为下一步创制适地草种生态包提供基础支撑;分析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的理化性质,提出适合当地的盐渍化土壤的改善方案;此外,在样地设置了64个3m×3m的小区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补播不同乡土草种及群落对草地植被盖度、植被多样性、土壤环境和土壤养分状况等重要指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三化”草地生长的乡土草种,研发草种组合配置技术。
下一步,生态所科技特派队将动员全所“林、草、湿、荒、盐”五位一体科技力量,在克什克腾旗、扎鲁特旗等生态草原建设科技高地开展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积极对接央企生态治理项目,重点攻克“三化”草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服务“三北”六期工程重点项目,开展大规模推广应用示范,打造国内顶级、国际一流的林草融合高质量植被建设示范区,为打赢“三北”工程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提供科技支撑。